欢迎访问律商网

律商网

律商网 > 律师入门 >

一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www.kislmq.com 2025-01-19 法律综合

一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依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一同犯罪中起主要用途的,是主犯。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最重要分子,根据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除去对自己直接推行的具体犯罪及其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该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但最重要分子对于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所推行的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犯罪集团的最重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分为两种状况处罚:对于组织、指挥一同犯罪的人,应当根据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没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一同犯罪中起主要用途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依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一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用途的,是从犯。从犯包含两种人:一是在一同犯罪中起次要用途的犯罪分子,即对一同犯罪的形成与一同犯罪行为的推行、完成起次于主犯用途的犯罪分子;二是在一同犯罪中起辅助用途的犯罪分子,即为一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一般是指帮助犯。

从犯也应付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依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依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别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一同犯罪,并且在一同犯罪中起较小用途的人。假如行为人起先是由于被胁迫而参加一同犯罪,但后来发生变化,积极主动推行犯罪行为,在一同犯罪中起主要用途,则不适合认定为胁从犯。因为胁从犯是共犯人的一种,具备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故行为人身体完全受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推行的某种行为,与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行为,不成立胁从犯。

对于胁从犯,应当根据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1、教唆别人犯罪的,应当根据他在一同犯罪中所起有哪些用途处罚。即在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构成一同犯罪的状况下,与被教唆的人虽然没犯被教唆的罪,但在二人以上一同故意教唆别人犯罪因而构成一同犯罪的状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当根据他在一同犯罪中所起的主次用途来处罚。假如起主要用途,就按主犯处罚;假如起次要用途,则按从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是由于选择不满18周岁的人作为教唆对象,既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紧急,又说明教唆行为本身的腐蚀性大,社会风险性紧急,理应从重处罚。除此之外,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上述规定的政策理由。

3、假如被教唆的人没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样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以上就是华律网记者收拾的关于“一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问题的内容了,期望对你有所帮助。若你需要法律帮助,欢迎到华律网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Tags: 刑法 犯罪 共同犯罪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